輪轂換大之后對于車輛的輪胎要求特別高,因為一旦輪轂升級了尺寸與之匹配的輪胎的規格就需要扁平比縮小,以保證與原來的的輪轂輪胎的總成直徑保持一致,不然會導致儀表盤的速度表會顯示不精準,所以在改裝之初也需要衡量當地的路況,是否能夠很好的適應,只有系統的去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后,才可以有很好的改裝目標。
胎鈴匯有著多年的改裝輪轂經驗,能夠很好的把握最新的改裝潮流,特別是改裝輪轂給人的第一印象,還是好不好看的問題。盡管現在的原廠輪轂也越來越漂亮,但是依然無法比擬改裝產品的豐富款式選擇,一個常見的比喻,就是改裝輪轂好比搭配衣服和鞋子一樣,帶來的不單是新鮮感,還有車主品味的體現。其實“以貌取轂”這個角度并沒有錯,但如果僅僅以此單一維度進行取舍,則是片面的,大家不妨先對愛車原廠輪轂的基本數據進行了解,再制定針對性的改動方案。
許多朋友將改裝輪轂簡單的等同為換大尺寸,甚至為了追求視覺效果,完全憑“膽量”行事,盲目挑戰極限。其實,更換輪轂的理由千千萬萬,但是目標只有一個,就是使車子更加接近自己的駕駛需要。過大的輪轂如果沒有車身高度的合理配合,也難以營造出舒心的外貌。比如原廠16寸輪轂,常規改裝店憑借經驗的建議都是提升一度或者兩度,換上17、18寸輪轂比較合理,但藝高人膽大者連跳三級進化到19寸,這么做有什么弊端呢。
換上大輪轂的玩家,都會搭配薄胎,以及將車身降低的懸掛,問題隨之產生。由于薄胎的緩沖能力較弱,車輛在遇到顛簸路面時接受沖擊的直接是輪轂。如果輪轂質量不過關,很快就會和您說再見。如果輪轂質量足夠好,這份沖擊將傳遞給懸掛。顯然,安裝大輪轂為了避免刮蹭,很多車主都將懸掛調節到比較硬的狀態,沖擊力繼續走,最終沿著懸掛往上爬,到達塔頂。悲劇就在此刻,經過日積月累來自路面的沖擊,塔頂部位的車架終有變型的一天.
鍛造和鑄造是目前輪轂生產的主要形式,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它們生產過程吧:鍛造,就是將整塊鋁錠經過千噸模具一次性擠壓成型,好處是整體密度平均化、強度高,同時重量較輕,缺點是制造成本較高,導致鍛造輪轂價格高。鑄造則是將鋁或者其他合金原料以高溫熔化呈液態,注入模具內成型,成本較低,也是現在主流的輪轂工藝。可能因為鍛造輪轂以輕為賣點,同時身價較高,出于一分錢一分貨的理解,許多車主盲目追求鍛造輪轂,認為輕量化的就是鍛轂,并且將鑄造輪轂看作一無是處。
鍛造比鑄造更加結實,這是行業內普遍認同的,但真正的鍛造能不能用得上,或者說鍛造的結實程度有時候在實際使用中并不一定能用得到,一味的追求鍛造的輪轂有時候會有點倒末倒置。建議大家在改裝輪轂的時候,需要更多的去了解產品和性能。